发布单位:武汉世纪久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6-26
{食品微生物}检测——{大肠gan菌}
3.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
供试液接种后,按下列“微生物回收” 规定的方法进行微生物计数。若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小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值的50%,可采用下述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活性。
(1)增加稀释液或培养基体积。
(2)加入适宜的中和剂或灭活剂。
中和剂或灭活剂(表2)可用于消除干扰物的---活性,zui好在稀释液或培养基灭菌前加入。注:有所接种必须无菌操作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如接种针和吸管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如样品、菌苔或菌悬液等)于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若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试验中应设中和剂或灭活剂对照组,即取相应量稀释液替代供试品同试验组操作,以确认其有效性和对微生物---性。中和剂或灭活剂对照组的菌落数与菌液对照组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 范围内。
(3)采用薄膜过滤法。
(4)上述几种方法的联合使用。
若没有适宜消除供试品---活性的方法,对特定试验菌回收的失败,表明供试品对该试验菌具有较强抗jun活性,同时也表明供试品不易被该类微生物污染。但是,供试品也可能仅对特定试验菌株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其他菌株没有抑制作用。食源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接触物表面、水、土壤、空气、排泄物、食物等媒介传播,从而污染“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任何环节。因此,根据供试品须符合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和菌数报告规则,在不影响检验结果判断的前提下,应采用能使微生物生长的更高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若方法适用性试验符合要求,应以该稀释级供试液作为zui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供试品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
4.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
微生物的回收可采用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或mpn法。
(1)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表1中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以算术均值作为计数结果。
倾注法 取照上述“供试液的制备” “接种和稀释”和“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 制备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若使用直径较大的平皿,培养基的用量应相应增加。液体培养:在实验中,通过液体培养可以使微生物迅速繁殖,获得大量的培养物,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微生物选择增菌的有效方法。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数。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
涂布法 取15~20ml温度不超过45℃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琼脂培养基,注入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凝固,制成平板,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培养基表面干燥。若使用直径较大的平皿,培养基用量也应相应增加。5、厌氧法在实验室中,为了分离某些yanyangjun,可以利用装有原培养基的试管作为培养容器,把这支试管放在沸水0浴中加热数分钟,以便逐出培养基中的溶解氧。每一平板表面接种上述照“供试液的制备” “接种和稀释” 和“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制备的供试液不少于0.1ml。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数。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
配制培养基注意事项
1.灭菌时严格按照规定加热、加压,切忌时间过长压力过高,否则会造成营养成分的破坏。
2.切忌使用铜锅、铁锅配制培养基。
3.培养基不能二次高压灭菌。
4.划线用培养基可放入冰箱或培养箱除去水分。
无菌操作注意事项
1.进入无菌室之前---行空气消毒,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以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2.动作要轻,尽量减少走动,以免搅动空气。
3.操作要靠近酒精灯火焰区,使用吸管要用吸球。
4.接种环/接种针用前用后进行火焰灭菌。
5.工作结束作好终末消毒,所有培养物均应高压灭菌后再扔掉,以免污染环境。